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今年你的房子还值钱吗? 你的房子今年会贬值吗? 或者说你的房子未来还值钱吗? 这条视频可能关系你今后几十年的财富水平和生活品质。 我是崧楠,一个带你看清真相的商业财经博主。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我国的房地产在2021年最高峰的时候销售面积达到了18亿平方米,2023年却跌到仅11亿多,预计今年可能还会跌破10亿。 于是去年著名投资机构高盛预测2025年中国房价可能继续下降20%到25%,24年底能卖200万的房子,25年可能只能卖160万了。 高盛发布这样的预测,真的准确吗? 我查询了高盛过往对中国房地产领域的预测,都并不乐观,但后来的现实结果往往证明高盛的预测结论虽然有部分正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准的 这背后,是他们作为资本投行仅仅用资本和市场逻辑思考,而忽略了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应对能力。
2025年趋势,我们先看国家的最新的政策文件。 今年两会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调,要“优化房地产政策,防范化解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紧接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这句话就是未来中国房地产趋势的密码。
解码这段话之前,先明确一个基本事实,过去20年全国范围几乎无差别的普涨行情终结,无脑买房赚房地产红利的时代彻底结束。 未来房价走势将高度走向分化。2023年一线城市房价微涨2%,二线城市持平,三、四线城市下跌5%。这种趋势在2024年进一步加剧. 而分化的本质,正是中国经济动能切换的必然结果。 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动能不再是钢筋水泥,而是科技创新、世界级品牌与产业链升级。
讲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清楚,房价能持续提升的城市,必然符合两大特征:一是聚集顶尖科技企业与高端人才,二是拥有全球化竞争力。如果缺乏高科技产业支撑,比如郑州,尽管放开限购、降低首付,但2023年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仍长达28个月。
所以“因城施策”的意义就在这里 那是不是说像深圳、上海、杭州这些符合条件的城市房子就可以一直高枕无忧呢? 也不是的,同样要看房产的区域位置,比如深圳就在3月16日取消了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户籍和首套房限制,这就是有拉动需求和商品房销售的压力,但是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华为、腾讯等企业2023年拉动了所在地南山区房价同比上涨12%;苏州的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聚集的工业园区房价涨幅领跑全市;即便是合肥这种曾经大家不太看好的城市,也依托科大讯飞、京东方等科技企业,高新区房价三年累计上涨35%。
简单总结:有高科技产业支撑的城市房价肯定会稳,离顶尖科技企业近的区块价格可能会涨。 那么,近期的趋势究竟是什么?
短期看,政策刺激可能会让部分城市房价短暂企稳。比如一线城市核心区、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高地。
但中长期来看,房地产将进入“慢熊”周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5.2%,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新增购房需求逐年萎缩。 更关键的是,居民财富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当过去十多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水涨船高,房产占到了中国居民财富的60%, 但有一天,大家突然发现房子市价100万但是固定资产,是不能马上变现的。怎么办?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伴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爆发,成果井喷,和上市融资,我想公募基金、股票等金融资产在中国人财富总量中的占比肯定会逐年提升。
说到这里,想必你已经发现未来的赢家,属于那些跳出“钢筋水泥思维”、拥抱科技创新的城市与个体。 如果你的房子位于没有核心产业,人口流失的城市,那么它很可能加速贬值;但如果持有核心科技城市的优质资产,它仍是你对抗通胀的“硬通货”。
而要想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值,参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发展、投资、服务,恐怕才是属于接下来的时代级财富机会。
我是崧楠,关注我,做个商业世界的明白人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官网:1—2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1%
2、深度调整期的房地产:销售额降至11万亿-21世纪经济报道
3、深圳取消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户籍和首套房限制-新京报
4、一文读懂2025年房地产市场走势——中指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