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购房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完成的一个艰巨任务。而当我们终于拿到房产证的时候,就像是完成了一场漫长的征途,然而,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房子在拿到房产证后,有一笔钱一定要主动去要。
这笔钱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什么会被很多人忽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一、拿到房产证后,这三件事情不能忘记
(1)检查登记信息是否准确
注意产权人信息的准确性
首先,房产证是房屋的“身份证”,它记录了房屋的所有权、面积、楼栋号、房间号等信息,并且房产证上的信息具有法律效力,那些喜欢拿着放大镜仔细检查的人,确实会发现房产证上的登记信息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如果房产证上的登记信息不准确,那么在日后办理房屋过户、抵押等手续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因此,在拿到房产证后,我们必须认真检查房产证上的登记信息是否准确,尤其是产权人信息、房屋坐落信息、建筑面积等是否准确无误,确保没有错误或遗漏。
如果发现房产证上的登记信息不准确,我们可以及时联系开发商或物业公司,要求其进行更正。同时,我们也需要妥善保管好房产证,避免因不当使用或遗失导致的经济损失。
(2)保留购房中所有的票据
其次,购房过程中的票据是非常重要的证明文件,包括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税费发票等,这些票据不仅能够证明我们支付了相应的款项,还有助于后续的维权。
例如,如果在购房过程中出现了房价回落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之前的票据去请求退还差额,而如果我们没有保留相关的票据,就很难证明自己曾经支付过的款项,维权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
(3)对预售合同的实际房屋面积进行对比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房屋的实际面积是否与合同中约定的面积一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购房者在房屋交付时有权要求开发商提供房屋的面积测量报告,以确认房屋的实际面积,如果实际面积与合同中约定的面积不符,我们有权要求开发商进行补偿。
但要注意的是,实际支付的款项可能与预售合同中的金额不符, 这可能是因为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享受了开发商的促销活动或者折扣,或者是因为房屋价格的波动等原因。如果合同中对此没有明确约定,那就一定要主动去补差价。
二、拿到房产证后,这笔钱能不能要?
通常情况下,购房者在购房时都会支付一笔定金、首付款以及后续的贷款利息等相关费用。但其中有一笔退款往往被忽视,那就是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手续费用。
这笔费用通常包括了开发商收取的一些行政性费用,如保证金、管理费等。当房产证发放后,这笔费用实际上是需要在契税等税费交纳完成后退还给购房者的。
然而,由于很多购房者并未仔细阅读购房合同,或者对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往往会忽视这笔退款。这就导致了很多开发商私吞这笔款项, 而购房者却无从知道。
三、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了解购房的相关政策法规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购房者首先需要了解购房的相关政策法规。 在购房前,购房者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咨询专业人士等途径,了解购房的相关政策和流程,这样可以避免在购房过程中因不了解政策而导致的损失。
此外,购房者还应仔细阅读购房合同,了解合同的各项条款,特别是关于退款的条款。如果发现合同中有不合理的条款,购房者可以与开发商进行协商,争取修改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权益
其次,购房者在拿到房产证后,如果发现有退款项,但是开发商却没有主动告知或者已经私吞这笔款项,购房者可以主动向开发商进行咨询和索要, 如果开发商拒绝退款,购房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购房者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者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直接起诉开发商。
>>>不同情况,自主选择维权的途径
具体来说,如果退款项数额较小,购房者可以选择自行与开发商协商,尝试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争取尽早拿到退款。
如果退款项数额较大,购房者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购房者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进行代理,减少自己的麻烦。
四、总结
总之,购房者在购房时需要仔细阅读购房合同,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在拿到房产证后,如果发现有退款项且没有收到退款,应积极主动地与开发商进行沟通和协商,如果开发商拒绝退款,我们需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作为购房者,我们应该在购房前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购房流程,避免因为不了解而导致的损失。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留相关的票据和文件,以备不时之需。同样,房产商也应该自觉地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和后续流程说明,减少购房者的疑虑和潜在损失。